新余高新區作為新余工業的主戰場,肩負著為新余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聚人才的重要職責,努力做到學思悟貫通、知信行合一,緊緊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,加快建設人才強區步伐。
聚焦引才育才,打好人才聚集“主動仗”。精準謀劃“發力點”。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、打造創新鏈,聚焦四大主導產業,繪制人才供給地圖、人才需求地圖,精準引才聚才。與“豬八戒(江西)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構建人才引育、人才技能提升等一體化人才服務體系;召開人才工作專題研究會,部署安排全年人才工作,為全面高效開展人才工作精準發力。制定書記領銜人才項目工作機制,開展產才融合、“一站式”人才服務體系兩個項目課題的研究。打造引才“磁力場”。繼續推廣“飛地聚才”模式,發揮“招才引智”工作站作用,實施招商招才“雙招聯動”;聚焦鋰電新能源等優勢產業,鼓勵上下游企業打造引才共同體,舉辦精準化、特色化引才聚才活動;進一步發揮高層次人才聯誼會和企業家人才沙龍等交流活動作用,促進更多的跨界合作。激活育才“蓄水池”。開辦企業經營管理人才、技能人才和農業技術知識等培訓,培育基層各類人才;在高層次人才產業園舉辦高層次人才聯誼活動,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、教授為參會人員現場答疑解惑。今年市區共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,正積極申報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,32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有相關從業人員207人,服務用人單位422家,服務人次5294次,幫助實現就業和流動人數7131人次。共引進國家級人才10人,省級人才2人,博士6人,碩士64人。共發布高層次人才崗位需求423個,達成初步意向187人次;赴廈門、湖南等地多所高校舉辦人才招引活動3場,收到求職簡歷401份,其中碩士73人,本科328人,達成初步就業意向231人。
聚焦愛才用才,栽好人盡其才“梧桐樹”。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,今年以來,高新區成功入選了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,贛鋒、賽維2家企業獲批江西省海智計劃工作站,贛鋒、沃格獲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,新華新材料公司被授予“江西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”,金土地獲批“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”,億鉑電子獲批省級工業設計中心,江西鑫康源生態農業公司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,贛鋒與南航的合作項目入選2021年江西省十大科技成果。人才不斷提質增效,2人獲批市級“最美科技人才”,4人獲批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,5名企業人才入選市政府津貼;1人獲批國家重大人才計劃,10人入選省雙千。產學研合作持續推廣,今年贛鋒鋰業與5所高校建立了產學研合作,投資256億元的30GWh動力電池、52億元的2萬噸碳酸鋰和8萬噸磷酸鐵項目、20億元的智慧物流項目、15億元的1000噸四氫鋁鋰項目、10億元的1000噸氨基鋰和7億元的1000噸叔丁醇鋰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。賽維與中國科學院錢逸泰院士(中國科技大學)合作開展了光伏+儲能技術的應用研究,與中國科學院楊德仁院士(浙江大學)合作開展了高效多晶硅晶體缺陷的研究。加快贛鋒鋰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步伐,助推贛鋒與鄭綿平院士合作“鋰鉀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”、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共建“戰略金屬資源綠色循環”合作。
聚焦留才興才,打造拴心暖人“新生態”。以更有力的舉措貫徹落實“人才強區”戰略,今年已落實人才經費738.92萬元,其中兌現各項人才政策達400余萬元,惠及380余人。堅持每年儲備、評選一批“最美高新人才”,打造區級“三名”工程、農村實訓基地等,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、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,切實增強人才的自豪感、榮譽感和成就感,唱響本土人才品牌;在行政服務中心開設人才服務專窗,優化人才服務,方便人才辦理高層次人才認定、人才公寓申請、個稅返還等;全面推行企業家綠卡制度,在居住、教育、醫療等方面提供特殊優待;打造人才公園、人才廣場,不斷豐富人才生活休閑配套設施;新建人才驛站、筑夢驛站等,為高層次人才聯誼提供更多活動場所,不斷完善、優化人才服務鏈,為人才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。(李海燕)